陳淑芳

研究成果

一、學位論文

「以形式法律規範國會議事法合憲性之探討」(德文),德國波昂大學國家與法律學學院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

「從一九四九至一九九O年有關國會調查委員會法規討論發展之研究」(德文),德國波昂大學國家與法律學學院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西德措施法(Massnahmegesetz)之研究-兼論我國之情況」,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二、專書(由新到舊)

「教師權益保障制度之挑戰-於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後」,收錄於行政院法規會編印,軍公教人員權益保障制度之法制開拓,行政院113年學術研討會,頁121-159。

翁岳生、董保城主編,行政程序法逐條釋義(上),初版第1刷,2023年4月,第5, 9, 15-19條 ,頁80-88, 130-134, 189-225。

「職權命令之合憲性與功能」,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職權命令與風險行政,2022年9月初版第1刷,頁93-111。

「大學合議制委員會委員之代理問題」,刊載於董保城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教育、掄才與法治,董保城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初版一刷,2022年2月,臺北市:元照,頁409-428。

「文化憲法之新課題」,蘇永欽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法學的想像,蘇永欽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第二卷 部門憲法,初版一刷,2022年1月,臺北市:元照,頁507-525。

「第二章 地方居民之法律地位」,陳清秀、蔡志方主編,地方自治法,2021年12月二版一刷,頁二七-六八。

「學生對於學校紀律懲戒措施不服之救濟-於司法院釋字第784號解釋之後」,陳新民教授六秩晉五壽辰文集編輯委員會,法治國家的原理與實踐,陳新民教授六秩晉五壽辰文集,下冊,一版一刷,2020年11月,臺北市:新學林,頁七一-一○二。

Erich Eyermann著,蕭文生等譯,德國行政法院法逐條釋義(上),第88條至第94條,司法院印行,初版,2020年11月,頁一O八五-一一七七。

「第九章 比較法之功能及其研究方法」,鄧衍森、陳清秀、張嘉尹、李春福主編 ,法理學,初版第1刷,2020年3月,臺北市:元照,頁二五五-二七○。

「司法對國會行為之審查」,劉鐵錚大法官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新時代法學理論之建構與開創,劉鐵錚大法官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8年9月初版,頁八九-一一七。

「教育人員年金改革問題之探討」,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2018年6月初版第1刷,頁二九五-三三二。

「第二章 地方居民之法律地位」,陳清秀、蔡志方主編,地方自治法,法令月刊法學叢書(1),2017年9月初版,頁二三-五五。

「公務人員考績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司法院印行,行政訴訟制度相關論文彙編第8輯,2016年12月,頁二二三-二八一。

「德國行政救濟制度之發展-比較法上之觀察」,行政院法規會編印,行政院102年學術研討會「我國及德、法、美國行政救濟制度之探討與比較」, 2013年10月,頁一五-五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編著,公法研究的世代對話,法治斌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2013年12月,頁四一一-四四一。

「『歐洲選舉5%條款』判決」,司法院印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十四),民國一○二年四月,頁二六五一三○○。

「權力劃分與權限歸屬」,民國一百年八月。

「『巴伐利亞之廣播電視用戶費用』裁定」,司法院印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 選輯(十三),民國一○○年五月,頁三一-四九。

「訴願法修法之趨勢與發展」,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十一,99年12月初版,頁二三三-二七三。

「機關爭議」(譯作),Jost Pietzcker著,蘇永欽等譯注,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上冊,初版,2010年10月,頁六一九-六四七。

「處在多數決與少數保護之緊張領域的國會法」(譯作),Hans-Peter Schneider著,蘇永欽等譯注,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下冊,初版,2010年10月,頁六六一-六九六。

「地方自治立法與法律保留原則」,收錄於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2008年9月,頁二二一-二五二。

「機關管轄問題之探討-以環保法規為例」,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七,95年12月初版,頁一三-三八。

「對行政執行行為不服之第一次權利保護-評最高行政法院94年度裁字第1228號裁定」,林明鏘、蔡茂寅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二),2006年11月,頁一二九-一五五。

「『黨團與政團地位』裁定」(譯作),司法院印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十二),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頁三二五-三四一。

「文化憲法」,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2006年1月,頁五九五-六二三。

「文化憲法」,陳志民、劉淑惠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法政學報系列叢書1,2005年6月,頁二二七-二六二。

「民主與法治-公法論文集」,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

「各大學法律學系行政法學教學之現況與檢討」,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市,2004年5月初版1刷,頁七一一-七三四。

「國會改革及政黨陽光法案立法-談國會席次、選舉制度、政黨法、政治獻金法」,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憲政風雲,元照出版公司,台北市,2004,頁一○九-一二九。

「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會內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陳隆志編,新世紀新憲政─憲政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8月,頁三六七-三八八。

Erich Eyermann著,陳敏等譯,「德國行政法院法逐條釋義」,第八十八條至第九十一條,司法院印行,民國九十一年十月,頁九八三-一○二一。

「機關組織權與依法行政原則」,蘇永欽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市,民國九十一年,頁一一三-一二八。

「反對黨在憲法上之地位與權利」,翁岳生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當代公法新論(上),台北市,民國九十一年,頁五五五-五七四。

「聯合政府體制與國會制度」,蘇永欽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市,民國九十年一月,頁二四九-二六一。

「從法治國家觀點看我國立法之缺失」,黃宗樂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公法學篇(二),台北市,民國91年,頁四七-七九。

「從體制觀點看我國立法院院長的角色」,蘇永欽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台北市,民國九十年,頁一八七-二○五。

「信仰自由之十字架判決」(譯作),司法院印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九),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頁一九六-二三八。

「德國法官法」(譯作),司法院編印,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三、期刊論文(由新到舊)

「憲政體制下國會職權的困境與未來」專題研討會綜述,高思博、蘇煥智、陳淑芳、廖元豪、蘇子喬,憲政時代,第48卷第3期,2024年10月,頁403-421。

「教師權益保障制度之挑戰-於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後」,公法研究,第11期,2024年12月,頁145-184。

「國會調查權在我國法制建置之可能性」專題研討會綜述,蘇永欽、陳淑芳、陳清秀、陳淳文、石世豪、張文郁、翁曉玲、黃錦堂,憲政時代,第48卷第2期,2024年7月,頁151-161。

「評行政院111年版訴願法修正草案-訴願決定部分」,公法研究,第8期,2024年3月,頁75-111。

「人工智慧在公部門之應用與國家損害賠償責任」,世新法學,第17卷第1號,2023年12月,頁一-四六。

「憲法第22條與一般行為自由」,月旦法學雜誌,第三一八期,2021年11月,頁四五-六四。

「心經與公法學」,植根雜誌月刊,37卷7期,2021年7月20日,頁259-274。

「公務人員對於懲處處置不服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二一八期,2020年12月,頁十-一二。

「德國法制下學生權利之保障」,教育法學評論,第六期,2020年11月,頁一八三-二○三。

「罷免制度存廢之探討」,台灣法學,第三九二期,2020年5月28日,頁七-一一。

「公立學校對教師所為處置之司法救濟-以教師評鑑與年終成績考核為例」,教育法學評論,第四期,2019年12月,頁三九-六三。

「行政處分機關之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九九期,2019年5月,頁九-一一。

「自由選舉與2018年地方選舉選務之缺失」,台灣法學,第三五八期,2018年12月28日,頁七-一三。

「公務人員考績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東吳公法論叢,第十一卷,2018年11月初版第1刷,頁二五○-三○二。

「訴願法上不利變更禁止原則之適用」,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九三期,2018年11月,頁六-八。

「立法委員聲請抽象法規審查之要件-評司法院大法官第1476次會議議決不受理立法委員聲請釋憲案」,台灣法學,第三五○期,2018年8月28日,頁八-三三。

「司法釋憲權與立法權之分際-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法令月刊,第六十九卷第四期,2018年4月,頁二六-五五。

「地方居民權利義務之探討」,東吳公法論叢,第十卷,2017年8月,頁二四一-二八○。

「公務人員保障事件審查密度之研析-以公保及因公撫卹事件為中心」,東吳公法論叢,第十卷,2017年8月,頁六九-一一一。

「課予義務訴訟判決之強制執行」,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七七期,2017年7月,頁九-一一。

「電子公報之發行及其得登載事項之探討」,法令月刊,第六十八卷第七期,2017年7月,頁一-二七。

「公務人員對於考績評定不服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一六六期,2016年8月,頁一二-一四。

「地方居民權利義務之探討」,法令月刊,第六十七卷第七期,2016年7月,頁二五-五三。

「行政訴訟上之獨立參加」,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五七期,2015年11月,頁九-一一。

「因公撫卹保障事件之審查密度問題」,人事行政季刊,第一九三期,2015年10月,頁二七-三四。

「公務員法上俸給之追繳」,台灣法學,第二七三期,2015年6月14日,頁三三-三九。

「行政訴訟上之利害關係人」,月旦法學教室,第一四五期,2014年11月,頁九-一一。

「租稅法上裁罰基準之法律問題探討」,東吳公法論叢,第七卷,2014年7月,頁三三九-三六二。

「私法形成之行政處分及其救濟-以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申請核准經營辦法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為例」,憲政時代,第三十九卷第一期,2013年7月,頁一-三一。

「行政法院之管轄權」,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二五期,2013年3月,頁九-一一。

「行政處分之轉換規定的檢討與修正」,法學叢刊,第五十七卷第四期(第二二八期),2012年10月,頁二一-四三;東吳公法論叢,第六卷,2013年7月,頁二九一-三一八。

「行政訴訟合併國家賠償之訴」,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一七期,2012年7月,頁一五-一七。

「大學生對記過處置不服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一二期,2012年2月,頁一二-一四。

「大學生對學校處置不服之救濟-在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之後」,世新法學,第五卷第一期,2011年12月,頁一○一-五四。

「行政法院之審判權」,月旦法學教室,第一○八期,2011年10月,頁一五-一七。

「搬遷補助費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一○五期,2011年7月,頁一○-一一。

「大學教師升等制度之性質與升等審查之原則」,世新法學,第四卷第一號,2010年12月,頁三八-七三。

「限期改正之法律性質」,台灣法學雜誌,第一六五期,2010年12月01日,頁一三一-一三五。

「訴願之管轄」,月旦法學教室,第九十八期,2010年12月,頁一○-一一。

「訴願期間之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九十七期,2010年11月,頁一六-一七。

「公法上之抵銷-以追繳公務人員溢領薪資為例」,東吳公法論叢,第三卷,2010年7月,頁八七-一一三。

「行政罰上接續行為之裁處」,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五六期,2010年7月15日,頁一二九-一三三。

「教師對學校變更與消滅聘約關係不服之救濟-評最高行政法院98年7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法令月刊,第六十一卷第六期,2010年6月,頁六四-七八。

「簡易訴訟程序之適用」,月旦法學教室,第九十一期,2010年5月,頁一二-一三。

「對行政執行行為不服之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八十七期,2010年1月,頁一○-一一。

「公法上之抵銷-以追繳公務人員溢領薪資為例」,法令月刊,第六十卷第十一期,2009年11月,頁八六-一○二。

「適格當事人」,月旦法學教室,第八十三期,2009年9月,頁一四-一五。

「獨立行政機關與訴願制度」,月旦法學教室,第八十二期,2009年8月,頁一○一-一一三。

「行政罰上之狀態犯與繼續犯」,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二八期,2009年5月15日,頁一六九-一七三。

「確認訴訟之提起與類型」,月旦法學教室,第七十八期,2009年4月,頁一八-一九。

「德國之選區劃分與司法審查」,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二三期,2009年3月1日,頁七二-八七。

「物之共有人的行政責任」,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二二期,2009年2月15日,頁九七-一○一。

「確認訴訟之補充性」,月旦法學教室,第七十四期,2008年12月,頁二二-二三。

「立法院公費助理所衍生之法律問題」,憲政時代,第三十四卷第二期,2008年10月,頁二三三-二四○。

「行政處分之許可性」,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一三期,2008年10月,頁一一三-一一七。

「行政訴訟上之情況判決」,月旦法學教室,第七十一期,2008年9月,頁一八-一九。

「行政訴訟判決之確定力與裁判」,月旦法學教室,第六十九期,2008年7月,頁八-九。

「機關爭議作為憲法訴訟之訴訟類型-評『憲法訴訟法』草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一○六期,2008年5月,頁七-二七。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九十五年度台抗字第三四一號-裁定簡析」,法令月刊,第五十九卷第五期,2008年5月,頁一六四-一六五。

「國家管理財團法人權限之劃分與歸屬」,法令月刊,第五十九卷第五期,2008年5月,頁四二-六一。

「行政訴訟之重新審理」,月旦法學教室,第六十四期,2008年2月,頁一八-一九。

「大學法律學系行政法學教學之芻議」,世新法學,第一卷第一期,2007年12月,頁九八-一三七。

「行政救濟與暫時權利保護程序」,月旦法學教室,第五十九期,2007年9月,頁二○-二一。

「公務員行為之國家賠償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五十六期,2007年6月,頁一八-一九。

「公有公共設施之國家賠償責任」,月旦法學教室,第五十二期,2007年2月,頁二八-二九。

「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點」,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九十期,2007年1月,頁五四-七八。

「永續民主與法制」,淡江公行系法政學報,第二十期,2006年12月,頁二五-五六。

「獨立機關之設置及其人事權」,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三七期,2006年10月,頁四一-五九。

「行政訴訟類型之選擇」,月旦法學教室,第四十六期,2006年8月,頁二四-二五。

「對行政執行行為不服之第一次權利保護-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裁字第一二二八號裁定」,世新法學,第三期,2006年7月,頁九八-一三二。

「再開行政程序之申請」,月旦法學教室,第四十三期,2006年5月,頁二六-二七。

「德國之國會調查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十八期,2006年1月,頁五三-六六。

「撤銷無實益之行政處分的救濟」,月旦法學教室,第三十九期,2006年1月,頁三四-三五。

「公園之封閉使用」,月旦法學教室,第三十五期,2005年9月,頁二八-二九。

「行政規則之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三十一期,2005年5月,頁三○-三一。

「原核發汽車牌照之撤銷」,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七期,2005年1月,頁二八-二九。

「訴訟要件與行政處分之成立」,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三期,2004年9月,頁二○-二一。

「國家緊急權制度之設計」,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一一期,2004年8月,頁一四三-一五八。

「公物之特徵」,月旦法學教室,第二十期,2004年6月,頁二二-二三。

「公法上債之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十七期,2004年3月,頁二八-二九。

Reinhard Hendler著,「德國之環境影響評估與行政程序」(譯作),月旦法學雜誌,第一○四期,2004年1月,頁三三-三七。

「合法行政處分之廢止」,月旦法學教室,第十四期,2003年12月,頁一八-一九。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法官之選任」,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一期,2003年10月,頁二七-三四。

「行政罰之責任條件」,月旦法學教室,第十期,2003年8月,頁二○-二一。

「中央與地方因地方自治監督所生之爭議-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五三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九十八期,2003年7月,頁二二二-二三七。

「反射利益與法律上利益」,月旦法學教室,第七期,2003年5月,頁一八-一九。

「拉邦德-德國公法學與概念法學的先驅者」,月旦法學雜誌,第九十四期,2003年3月,頁二七一-二八一。

「國會改革五法實施之成效與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五期,2002年6月,頁二六-四一。

「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會內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六期,2001年12月30日,頁四九-六○。

「國會之資訊取得與法制」,淡江公行系法政學報,第十三期,民國九十年八月,頁一三一-一六六。

「法院判決之不同意見書─德國法學界對此一問題之討論」,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二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頁一○五-一二七。

「國會議事規範之規範形式」,政大法學評論,第六十一期,民國八十八年六月,頁八七-一○八。

Rolf  Bender著,「論立法論中之實現目的的技術」(譯作),政大法律系法律通訊二十五期。

四、研討會論文(由新到舊)

「國會法的形成與其界限-以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所涉及之國會改革法案為例」,發表於113年12月28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民國113年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立法的正當程序」第一場報告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

「教師權益保障制度之挑戰-於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第11號判決後」,發表於113年9月13日由行政院法規會主辦、東吳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合辦、台灣行政法學會協辦「軍公教人員權益保障制度之法制開拓」學術研討會,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3樓)。收錄於行政院法規會編印,軍公教人員權益保障制度之法制開拓,行政院113年學術研討會,頁121-159;公法研究,第11期,2024年12月,頁145-184。

「國會調查權在我國法制建置之可能性-兼論德國之法制」,發表於113年6月1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民國113年度專題研討會主題2「國會調查權在我國法制建置之可能性」主講人,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收錄於「國會調查權在我國法制建置之可能性」專題研討會綜述,蘇永欽、陳淑芳、陳清秀、陳淳文、石世豪、張文郁、翁曉玲、黃錦堂,憲政時代,第48卷第7期,2024年7月,頁151-161。

「社會主義之法律思想」,發表於112年10月12日由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中心主辦,「事物本質與法學思想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705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中央立法與地方自治:何者構成對方的憲法界限?」,發表於112年5月13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單一國的地方自治」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

「人工智慧與國家損害賠償責任」,發表於112年3月9日由世新大學法律學系主辦「人工智慧與法學」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國際會議廳(台北市木柵路一段 111號2 樓)。「人工智慧在公部門之應用與國家損害賠償責任」,世新法學,第17卷第1號,2023年12月,頁一-四六。

「憲法法庭對於大法庭法律續造之審查」,發表於111年12月24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憲法法庭與大法庭」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

「中華民國憲法史-從1911年至1946年」,發表於110年12月25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中華民國憲法史」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

「職權命令之合憲性與功能」,發表於110年11月27日由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東吳大學法學院協辦,「職權命令之立法與合憲性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705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職權命令與風險行政,2022年9月初版第1刷,頁93-111。

「行政行為明確性與必要衡量原則之探討」,發表於110年8月21日由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東吳大學法學院協辦,「行政程序法逐條釋義第一次研討會」,視訊會議。

「心經與公法學」,發表於109年12月14日由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主辦、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協辦,「宗教的法律思想-以佛經的法律思想為中心」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104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刊登於植根雜誌月刊,37卷7期,2021年7月20日,頁259-274。

「德國法制下學生權利之保障」,發表於109年10月30日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臺灣教育法學會協辦「校園權利保障與傳播自由」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校區進修推廣大樓3樓302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收錄於教育法學評論,第六期,2020年11月,頁一八三-二○三。

「我國憲法規定下之防衛性民主」,發表於109年9月26日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主辦,109年「防衛性民主」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演講廳(臺北市)。

「公立學校教師對年終成績考核與申誡不服之司法救濟可能性」,發表於108年2月23日由社團法人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公益信託法治斌學術基金協辦,「公立學校教師年終成績考核及申誡決定可否及如何提起行政訴訟救濟之法律」座談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第五大樓5117會議室(哲名廳)(臺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 56號)

「比較法之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發表於107年12月14日由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基礎法研究中心主辦,「第一回法理學研討會暨楊奕華教授榮退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第五大樓2樓5211會議室(臺北市貴陽街1段56號)。收錄於鄧衍森、陳清秀、張嘉尹、李春福主編 ,法理學,初版第1刷,2020年3月,臺北市:元照,頁二五五-二七○。

「司法釋憲權與立法權之分際-評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發表於106年9月23日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東吳大學法學院公法研究中心、公益信託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主辦,「大法官解釋一年的回顧」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705實習法庭(臺北市貴陽街1段56號)。刊載於法令月刊,第六十九卷第四期,2018年4月,頁二六-五五;東吳公法論叢,第十一卷,2018年11月初版第1刷,頁二五○-三○二。

「教育人員年金改革問題之探討」,發表於106年6月17日由社團法人台灣行政法學會主辦,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法治斌學術基金會協辦之系列三:「2017 台灣年金改革-教育人員」研討會,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共同科館演講廳(臺北市忠孝東路3段1號)。刊載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法治國原則與2018年金改革,2018年6月初版第1刷,頁二九五-三三二。

「公務人員考績事件之司法審查密度」,發表於106年6月2日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研究中心、公益信託東吳法學基金主辦之東吳公法裁判研究會【第三十九回】,東吳大學第五大樓5117會議室(臺北市貴陽街1段56號)。刊載於東吳公法論叢,第十一卷,2018年11月初版第1刷,頁二五○-三○二。

「電子公報得記載事項之探討」,發表於105年10月14日由臺北市政府法務局主辦之「105年度人權、法制及國家賠償業務研討會」,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6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仁愛路1段17號)。刊載於「電子公報之發行及其得登載事項之探討」,法令月刊,第六十八卷第七期,2017年7月,頁一-二七。

「地方居民權利義務之探討」,發表於104年12月18日由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中心、法令月刊社與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之「地方自治法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第五大樓5117會議室。刊載於法令月刊,第六十七卷第七期,2016年7月,頁二五-五三;東吳公法論叢,第十卷,2017年8月,頁二四一-二八○。

「保障事件審查密度之研析—以公保及因公撫卹事件為中心」,發表於104年9月22日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與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中心主辦之「104年度公務人員保障法制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705會議室。刊載於東吳公法論叢,第十卷,2017年8月,頁六九-一一一。

「司法對國會行為之審查」,發表於103年12月27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主辦之「權力分立中的國會」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301多媒體教室。刊載於劉鐵錚大法官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新時代法學理論之建構與開創,劉鐵錚大法官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8年9月初版,頁八九-一一七。

「訴願法上利害關係人之界定-以建築法上鄰人爭訟為例」,發表於103年6月20日由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主辦之「103年度北二都訴願實務研討會」,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行政大樓會議廳(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段48巷7號地下1樓)。

「德國行政救濟制度之發展-比較法上之觀察」,發表於102年9月6日由行政院法規會主辦、臺北大學法學院合辦之「我國及德、法、美國行政救濟制度之探討與比較」,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樓及4樓(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1段24號)。刊載於行政院法規會編印,行政院102年學術研討會「我國及德、法、美國行政救濟制度之探討與比較」, 2013年10月,頁一五-五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編著,公法研究的世代對話,法治斌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2013年12月,頁四一一-四四一。

「裁罰基準之法律問題探討」,發表於101年11月8日由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之「稅務實務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第五大樓5211會議室。以「租稅法上裁罰基準之法律問題探討」為題,刊載於東吳公法論叢,第七卷,2014年7月,頁三三九-三六二。

「私法形成之行政處分及其救濟」,發表於101年6月28日由新北市政府法制局、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臺中市政府法制局、臺南市政府法制處、高雄市政府法制局主辦之「101年度直轄市法制及行政救濟業務」研討會,新北市政府行政大樓507會議室。刊載於憲政時代,第三十九卷第一期,2013年7月,頁一-三一。

「行政處分之轉換規定的檢討與修正」,發表於101年5月15日由法務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中心主辦之「行政程序法之體系變遷」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705會議室。刊載於法學叢刊,第五十七卷第四期(第二二八期),2012年10月,頁二一-四三。

「大學生對學校處置不服之救濟—在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之後」,發表於100年11月18日由教育部主辦之「學生救濟權益之變革與因應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刊載於世新法學,第五卷第一期,2011年12月,頁一○一-五四。

「訴願法修法之趨勢與發展」,發表於99年6月29日由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主辦之「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成立5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刊載於憲政時代,第三十六卷第二期,2010年10月,頁一七九-二四三;收錄於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十一,99年12月初版,頁二三三-二七三。

「大學教師升等制度之性質與升等審查之原則」,發表於98年11月23日由教育部主辦之「當教育遇到法律」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刊載於世新法學,第四卷第一號,2010年12月,頁三八-七三。

「公法上之抵銷-以追繳公務人員溢領薪資為例」,發表於97年10月21日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公法研究中心、台灣法學雜誌社主辦之「97年公務人員保障法制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崇基樓1705會議室。刊載於法令月刊,第六十卷第十一期,2009年11月,頁八六-一○二;東吳公法論叢,第三卷,2010年7月,頁八七-一一三。

「德國之選區劃分與司法審查」,發表於97年6月21日由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主辦之「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區劃分之『司法審查』」學術研討會,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76號14樓 第五會議室(仁愛世貿廣場)。刊載於台灣法學雜誌,第一二三期,2009年3月1日,頁七二-八七。

「國家管理財團法人權限之劃分與歸屬」,發表於97年3月14日由台北市政府法規會主辦,世新大學法學院協辦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研討會」上,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大樓國際會議廳。刊載於法令月刊,第五十九卷第五期,2008年5月,頁四二-六一。

「地方自治立法與法律保留原則」,發表於96年12月20日由台北市政府法規會與台北縣政府法制局主辦之「行政契約暨地方自治研討會」上,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大禮堂。收錄於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2008年9月,頁二二一-二五二。

「永續民主與法制」,發表於95年10月14日由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之「永續發展與體制變革」學術研討會上,淡江大學台北校園校友聯誼會館(D522室)。刊載於淡江公行系法政學報,第二十期,2006年12月,頁二五-五六。

「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點」,發表於95年6月24日由行政訴訟法研討小組所主辦之「行政訴訟研究─第五次研討會」上,淡江大學台北校園D328室。刊載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九十期,2007年1月,頁五四-七八。

「機關管轄問題之探討-以環保法規為例」,發表於95年4月24日由臺北市政府、臺北縣政府所主辦之「95年度臺北市縣訴願實務研討會」上,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國際會議廳。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七,95年12月初版,頁一三-三八。

「對行政執行行為不服之第一次權利保護-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裁字第一二二八號裁定」,發表於95年1月7日、8日由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等所主辦之「第五屆行政法實務與理論」研討會上,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國際會議廳。刊載於世新法學,第三期,2006年7月,頁九八-一三二;林明鏘、蔡茂寅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二),2006年11月,頁一二九-一五五。

「德國之國會調查權」,發表於94年12月24日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與台灣本土法學雜誌所主辦之「國會調查權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福華文教會館103室。刊載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七十八期,2006年1月,頁五三-六六。

「大學法律學系行政法學教學之改進建議」,發表於94年7月1日由教育部補助「法律人法意識之建構-台灣法學基礎教育現狀之檢討與前瞻」研究計畫案總計畫所主辦之「子計畫成果發表會」上。以「大學法律學系行政法學教學之芻議」為題,刊載於世新法學,第一卷第一期,2007年12月。

「二○○六年制憲工程領土主權範圍的構思」,發表於93年5月29日由台灣法學會所主辦之「二○○六年制憲工程領土主權範圍的構思」座談會上。

「文化憲法」,發表於92年12月1日由蘇永欽教授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所開設之「部門憲法」國家講座上。刊載於陳志民、劉淑惠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法政學報系列叢書1,2005年6月,頁二二七-二六二;蘇永欽主編,部門憲法,2006年1月,頁五九五-六二三。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法官之選任」,發表於92年7月22日由元照出版公司、月旦法學雜誌所主辦之「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查法制化」座談會上。刊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一○一期,2003年10月,頁二七-三四。

「各大學法律學系行政法學教學之現況與檢討」,發表於91年12月14日由教育部補助「法律人法意識之建構-台灣法學基礎教育現狀之檢討與前瞻」研究計畫案總計畫所主辦之「憲法、社會法、行政法課程教學現況之研究」學術研討會上。刊載於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市,2004年5月初版1刷,頁七一一-七三四。

「機關組織權與依法行政原則」,發表於91年4月28日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政府再造-再造的憲法基礎與界限」座談會上。刊載於蘇永欽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台北市,民國九十一年,頁一一三-一二八。

「現階段國會改革方案評析」,發表於91年4月27日由台灣法學會所主辦之「為國會改革及政黨陽光法案催生」座談會上,另以「國會改革及政黨陽光法案立法-談國會席次、選舉制度、政黨法、政治獻金法」」為題刊載於社團法人台灣法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憲政風雲,元照出版公司,台北市,2004,頁一○九-一二九。

「國會改革五法實施之成效與檢討」,發表於91年3月9日由淡江大學公行系所主辦,月旦法學雜誌協辦之「國會運作與議事程序之檢討與改革學術研討會」上。刊載於月旦法學雜誌,第八十五期。2002年6月,頁二六-四一。

「從體制觀點看我國立法院院長的角色」,發表於90年9月23日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國會改革」座談會上。刊載於蘇永欽編,國會改革-台灣民主憲政的新境界,台北市,民國九十年,頁一八七-二○五。

「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國會內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發表於90年8月11日由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國會大選後的憲政運作」研討會上。刊載於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六期,2001年12月30日,頁四九-六○。

「國會之資訊取得與法制」,發表於90年3月17日由淡江大學公行系所主辦之「知識行政的政策與法制研討會」上。刊載於淡江公行系法政學報,第十三期,民國九十年八月,頁一三一-一六六。

「聯合政府體制與國會制度」,發表於89年9月1日由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所主辦之「聯合政府的體制配套」座談會上。刊載新野論壇,第三期,2000年10月13日,頁三三-四一;蘇永欽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市,民國九十年一月,頁二四九-二六一。

五、研究計畫(由新到舊)

「文化權利入憲策略規劃及建議」,文化部委託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期間:111年1月14日至111年8月2日)。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研修規劃」,文化部委託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期間:106年10月1日至107年7月31日)。

「農業法規之給付行政實務研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主持人(執行期間:一百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一百零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總經費:867,000)。陳淑芳、吳秦雯、謝碩駿,「農業法規之給付行政實務研析成果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一百零一年三月。

「德國公務員培訓機構之研究」,國科會九十九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NSC 99-2745-H-128-001-)。

「我國廉政發展應如何落實『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之研究」,法務部委託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期間:九十八年七月一日至九十九年六月三十日)。胡龍騰、蔡秀涓、陳淑芳,2010年9月,我國廉政發展應如何落實「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之研究,法務部委託研究成果報告書。

「公報法制化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計畫,協同主持人(執行期間:九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至九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林桓、王郁琦、吳煜宗、陳淑芳,2008年7月,公報法制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國家權力之行使與民主正當性」,國科會九十六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NSC 96-2414-H-128-004-)。

「撤銷訴訟之裁判基準時點」,國科會九十四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NSC 94-2414-H-032-002-),刊登在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九十期,2007年1月,頁五四-七八。

「聯合政府之形成因素及其所帶來之法律問題」,國科會九十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NSC 90 -2414 -H -032 -008-),收錄於陳淑芳著,民主與法治─公法論文集,2004年11月,頁 三七-八九。

「內政部主管法律有無侵犯人權顧慮之檢討研究」(研究員),內政部法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戶政類」與「社政類」法規部分,民國九十三年四月。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大型譯注計畫」共同主持人,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案(執行期間:九十三年一月一日至九十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行政程序法施行後現行臺北市法規之衝擊與因應」(協同主持人),台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編印,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九十一年度國家人權報告」,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國會議員之法律地位」,國科會九十二年度補助研究計畫案(NSC 92 -2414 -H -032 -007 -)。

「法律人法意識之建構-台灣法學基礎教育現況之檢討與前瞻」行政法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補助研究計畫案(執行期間:九十年九月一日至九十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國民大會修憲程序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國民大會議事規則研修專案小組委託專題研究報告」,民國八十七年七月,頁二三-六六。

頁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