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全

研究著作與翻譯

 

  1. 作為、不作為、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載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63期(2024年09月),頁58-68。
  2. 博弈詐欺的審查──以一番賞案為例,載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54期(2023年12月),頁19-23。
  3. 公務員身分與「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載於世新法學第16卷第2號(2023年06月),頁257-314。
  4. 多數人參與犯罪與中止行為,載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46期(2023年3月),頁25-28。
  5. 商業會計法第71條,載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37期(2022年7月),頁40-60。
  6. 立法面向的反貪法制補遺,載於刑事法雜誌第64卷第6期(2020年12月),頁1-24。
  7. 影響力交易或運(濫)用影響力?-淺析刑法修正草案第134條之1,載於法學叢刊第253期(2019年1月),頁1-27。
  8. 淺介德國刑法第298條招標中的限制競爭協議行為──以保護法益與構成要件類型區分為中心,載於月旦刑事法評論第8期(2018年3月),頁100-120。
  9. 私部門貪腐行為與其侵害法益——刑事立法的準備工作,載於月旦刑事法評論第3期(2017 年3 月),頁40-70。
  10. 不法意識的要素與不法認識的判斷,載於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許前大法官玉秀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2017年3月),頁359-374。
  11. 犯罪成本之沒收——以德國法的總額原則為借鏡,載於月旦裁判時報第48 期(2016 年6 月),頁75-86。
  12. 枉費心機一騙子——沒收新法之解釋與適用(二),載於法務通訊第2805期 (2016年6月) ,頁5-6。
  13. 枉費心機一騙子——沒收新法之解釋與適用(一),載於法務通訊第2804期 (2016年6月) ,頁3-5。
  14. 不法意識諸問題之反思【違法性の意識に関する諸問題についての再考(由伊藤亮吉、楊遠寧譯為日文)】,載於名城法學第65卷第4期(2016年3月),頁101-117。
  15. 利用他人可避免的禁止錯誤,載於台灣法學雜誌276期(2015年07月),頁71-76。
  16. 總額原則於利得沒收之適用──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BGHSt 47, 369譯介,載於月旦裁判時報第45期(2015年3月),頁72-81。
  17. 刑事不法之體系:以法益概念與被害者學作為總則體系與分則體系間的橋樑,收錄於許玉秀、陳志輝合編,不疑不惑獻身法與正義—許迺曼教授刑事法論文選輯(2006年12月),頁123-163(與鍾豪峰、張姿倩合譯)。
  18. 從所知所犯論不法事實與罪責事實的區分,收錄於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2001年1月),頁151-192。
  19. 論因果流程錯誤,載於刑事法雜誌第44期第3卷(2000年6月),頁52-107。

 

專書

  1. 2017年最新版德國刑法典(負責翻譯303條~323c條、299a條、299b條),元照出版公司,初版(2017年06月),ISBN: 978-986-255-729-7。
  2. 對應原理與錯誤理論--解析因果流程錯誤,春風煦日論壇,(2002年12月),ISBN:9789574106783。

 

研究計畫

  1. 科技部補助,「經濟犯罪的可罰性基礎及界限」(編號:108-2410-H-128 -012 -MY2),執行期間為2019/08/01~2021/07/31。
  2. 法務部廉政署委託,「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2 章『預防措施』及第3 章『定罪和執法』國內法規檢視及立法建議委託研究案」,執行期間為2017/1/14~2017/07/20。
  3. 科技部補助,「企業貪腐刑事處罰之研究(編號:105-2410-H-128-009-)」,已結案,執行期間為2016/10/01~ 2017/09/30。
  4. 科技部補助,「構成要件明確性原則於特別刑法上之適用──以商標法上『混淆誤認之虞』為中心(編號:104-2410-H-128-033-)」,已結案,執行期間為2015/10/01~2016/09/30。

 

參與研討會

  1. 2024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刑事問題的憲法判決是批判刑法學的引擎或剎車?(Internationales Symposium zum Dialog zwischen Strafrecht und Verfassungsrecht 2024 „Entscheidungen der Verfassungsgerichte zu strafrechtlichen Fragen als Motor oder Bremsklotz einer kritischen Strafrechtswissenschaft?“),擔任職務:協辦人、報告人,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協辦單位: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台北律師公會、全國律師聯合會、財團法人台中市林李娥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中心。2024年10月12 ~ 14日。
  2. 2023年刑事法與憲法對話論壇──憲法刑事裁判評析系列:選舉幽靈人口案,擔任職務:協辦人、與談人,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臺北大學亞洲暨泛太平洋研究中心,協辦單位:世新大學法學院,2023年12月29日。
  3. 2023傳播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探討機上盒防制侵權議題──刑事責任部分),主辦單位:世新大學、社團法人台灣線上影視產業協會,2023年12月21日。
  4. 2023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研討會,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幽靈人口適用幽靈構成要件?-淺析空白構成要件合憲性審查-),主辦單位:春風煦日論壇、台北大學亞洲暨泛太平洋研究中心,2023年12月19日。
  5. 2022年焦點人權研討會,有價證券的正名與人權保障,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刑事司法實踐中的人權保障──以證交法中有價證券的認定標準為例),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社團法人華民國台灣法曹協會,2022年9月26日。
  6. 春風煦日論壇2022年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學術研討會,擔任職務:主辦人、與談人暨報告人(報告主題:不實會計資訊的刑事制裁──以商業會計法第71條為中心),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中心、世新大學法律學系,2022年6月2日。
  7. 防治弊案與揭弊者保護論壇,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立法面向的反貪法制補遺),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2019年11月29日。
  8. 兩岸會計和財務審計學術研討會,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由企業組織所生之犯罪與個人歸責),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會計學系、西北政法大學商學院,2019年10月28日。
  9. 春風煦日論壇 2019年經濟刑法研討會,擔任職務:主辦人暨報告人(報告主題:經濟刑法的基礎與界限),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刑事法中心,2019年9月27日。
  10. 「刑法賄賂罪、餽贈罪及影響力交易罪之增修」研討會,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影響力交易罪之增訂──刑法第134條之1),主辦單位:法務部廉政署、台灣法學會刑事法委員會、新時代法律學社、刑事法研究會,2018年7月3日。
  11. 貪瀆防制體系之建構研討會,擔任職務:主辦人暨報告人(報告主題:招標中的限制競爭協議),主辦單位:法務部、法務部廉政署、刑事法研究會、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私立世新大學法律系,2017月11月3日。
  12. 春風煦日論壇第一屆研討會,刑事法與憲法的對話——許前大法官去秀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發表,擔任職務:主辦人暨報告人(報告主題:錯誤與故意理論),主辦單位:春風煦日論壇、世新大學法律系,2017年3月9日。
  13. 廈門大學學術講座:刑法的錯誤理論,擔任職務:主講人,主辦單位:廈門大學法學院,2016年11月12日。
  14. 第七屆海峽兩岸刑法論壇,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私部門貪腐行為),主辦單位: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2016年8月30日。
  15. 沒收新法小學堂,擔任職務:主辦人暨與談人(與談主題:利得沒收),主辦單位:世新大學法律系,2016年5月11日。
  16. 刑事沒收新制的挑戰研討會,擔任職務:主辦人暨報告人(報告主題:犯罪成本之沒收),主辦單位:法務部等,2016年4月22日。
  17. 2016法律風險國際學術研討會,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風險社會與刑事立法),主辦單位:私立亞洲大學財經法律學系,2016年1月15日。
  18. 名城大學學術交流,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不法意識諸問題之反思),主辦單位:名城大學法學部,2015年6月26日。
  19. 我國特偵的存廢與位階座談會,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特偵組作為偵查機關在憲法與訴訟法上的意義),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法曹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2014年3月29日。
  20. 刑事法年終論壇,擔任職務:報告人(報告主題:不法意識之研究),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刑事法學中心,2013年12月17日。
  21. 我國檢察體系反思與革新座談會,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檢察官在偵查與審判中的地位),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法曹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2013年11月15日。
  22. 司法官評鑑:人民怎麼看座談會,擔任職務:與談人(與談主題:司法獨立與司法官評鑑),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法曹協會、社團法人中華人權協會、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2013年6月17日。

 

獲獎情形

  1. 103學年度績優輔導老師優良獎
  2. 104學年度特殊教學方法獎
  3. 106學年度研究績優甲等獎
  4. 107學年度績優輔導老師特優獎
  5. 108學年度傑出指導老師獎
  6. 109學年度研究績優甲等獎
  7. 110 學年度教師教學卓越獎勵教學特優獎

頁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