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重點學門計畫「AI發展下之法律研究及人才培育」成果

學門發展現況

法律作為一門學科,不僅僅是具備基礎學科之研究能量,其理論發展影響國家社會整體之價值趨向,法律學也是一門實踐科學,條文與制度之整體設置目的,不外乎規範社會行為與建構國家制度。世新大學法律學院旨在於配合社會脈動,培養多元化領域且具備紮實法律基礎法律人才,著重以誠、正為法學教育的核心價值,以學術與實務結合為法學教育的方法,冀以實現公平正義為法律人的生涯人生目標,秉持著教育熱忱,網羅優秀的師資,設計完整符合現實需求的法學課程,積極培養具有獨立思辯能力、建立完整的法律知識,且有「紮實法律基礎」及「德智兼修」之法律人才。

本院既以培養「獨立思辨、追求新知且具深厚法學基礎的法律專業人才」為目標,因應法學教育改革之方向與需求,積極規劃及調整課程,以符合近年律師、司法官,以及其他各種國家文官、專業證照考試方向,鼓勵學生報考國家考試。此外,配合趨勢如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等,強化相關本院特色及符合部分同學就業傾向,期培養出跨領域、跨國界、跨產業的法律專業人才。

 

學門未來發展重點與特色

法律是一門與時俱進,隨著社會脈動、時代變遷而不斷發展的學科。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OpenAI與ChatGpt在法律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引人關注的話題。如何促進法律研究的進步,以及培育相關人才,以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在法律領域中更加穩健、公平及符合法遵要求,是法律學門未來發展重點之一。透過國際人工智慧立法趨勢與政策,以及現行法律的檢視與分析,融合人工智慧科技的發展,培養企業與相關技術人員對於新興法律議題的前瞻視野,將有助於企業因應人工智慧之有效規劃。全面性地探討人工智慧發展對於經濟、社會各領域法律規範等,都是未來急需面對的重大議題及挑戰,亦是法律學門及法律人未來的重點及挑戰,更是本院未來擬營造之特色。

有鑑於此,除需持續鼓勵及訓練學生報考國家考試外,培育具人工智慧觀念,結合本校辦學特色「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的法律專業人才,也是法學教育刻不容緩的議題。

計畫內容

1.辦理工作坊

序號工作坊授課教師內容內容
1
人工智慧與資料治理法制模式之類型與繼受翁逸泓(本校法律學系專任教師)
針對人工智慧與資料治理法治模式上,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針對人工智慧與資料治理法治模式上,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2從英國法的發展看著作權制度與生成式AI的愛恨情仇王思原(本校法律學系專任教師)
針對著作權議題進行講述,佐以人工智慧之生成式AI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針對著作權議題進行講述,佐以人工智慧之生成式AI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3生成式AI時代下的法制趨勢陳譽文(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價值拓展中心副主任)
針對生成式AI的使用,造成法制上的衝擊及所面臨的個案,進行研討。針對生成式AI的使用,造成法制上的衝擊及所面臨的個案,進行研討。
4AI對於民法之衝擊與挑戰洪瑩容(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教師)針對民法相關議題進行講述,佐以人工智慧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針對民法相關議題進行講述,佐以人工智慧所面臨的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5AI浪潮下的專利進展與挑戰林殷如(群帆IP-Sailing總經理專利師)針對實務上面人工智慧,專利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及挑戰進行分享及討論。針對實務上面人工智慧,專利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及挑戰進行分享及討論。
6生成式AI技術與多媒體運用黃銘瑞(華岡集團資訊長)針對生成式AI的技術發展趨勢進行講述,及如何在多媒體運用上進行分享及研討。針對生成式AI的技術發展趨勢進行講述,及如何在多媒體運用上進行分享及研討。
7生成式AI在法律上的應用錢世傑(台灣法學基金會/法律推廣中心主任)講述生成式AI在法律上的應用,並實際操作ChatGpt來進行分享與探討。講述生成式AI在法律上的應用,並實際操作ChatGpt來進行分享與探討。
8AI潮流下的法律人陳泰明(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針對人工智慧潮流,法律人應該具備的素養及能力進行分享及研討。針對人工智慧潮流,法律人應該具備的素養及能力進行分享及研討。

2.辦理系列課程

序號系列課程授課教師內容
1人工智慧與民法蘇睦喬(執業律師暨系友)課程針對民法總則、債編總論以及各論進行講述,課程中佐以人工智慧時代所面臨的民法相關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2人工智慧與刑法吳煥陽(進豐聯合法律事務所律師)
課程針對刑法之基本概念、犯罪的本質、行為理論之介紹與說明、因果關係、犯罪構成要件、刑罰之概念與種類等進行講述,課程中佐以人工智慧時代所面臨的刑法相關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3人工智慧與行政法
黃惠鈺(理常法律事務所律師暨系友)
課程針對主原則、法治國原則以及權利分立原則、行政程序暨行政爭訟等進行講述,課程中佐以人工智慧時代所面臨的行政法相關問題及個案,並進行研討。

3.辦理人工智慧法律競賽

執行成效

🌟量化成效

在實際執行狀況上,計畫大致上依照原訂規劃執行,共聘有2位專任教師、6位校外專家開設工作坊,參與學生人數共168人次;系列課程部份,共聘有3位執業律師開設系列課程,各門課程授課24小時,參與學生數計62人次;AI法律競賽共有11組參與。

課程回饋情形

序號 題目 同意程度
1 我認為本課程辦理方式安排得宜恰當 4.80
2 我認為本課程內容充實,對我有所幫助 4.71
3 我認為本課程可增進現有知識與瞭解相關內容 4.82
4 本課程符合我的需求 4.75
5 本課程的整體內容讓我感到滿意 4.80
6 我希望下次能再安排相關之課程/活動/演講 5.00

🌟質化成效

講師教授方式除以傳統教授外,佐以問題解析及討論互動,並將執業中所碰到案件並佐以理論,及未來要如何因應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改變,來教導學生所應須具備的知識,在問卷調查中也顯示,工作坊及系列課程確能引發學生對人工之法律相關議題之興趣,增進法律基本知識與人工智慧相關議題之連結,對於增進人工智慧議題的知識瞭解確有幫助;人工智慧法律寫作競賽也確實能使用在法律相關議題的研究上,藉由運用生成式AI工具,完成有興趣之法律議題,幫助法律上的學習及研究。

1.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增進現有知識及瞭解相關內容

3.增進學生學習成效

4.提高學生就職準備